转眼数年,新能源汽车已经由不常见的试验品变成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“街车”乃至某些用户的**选择。除了政策的力推,其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快速更新迭代也是重要原因,以环保和智能为卖点的电动车大军借汽车“新四化”的浪潮在形态上不断以满足用户需求。
如果说技术的革新使汽车具备了进化成“新物种”的可能,那么相比于几十年来没什么变化的传统加油站,充电站是否也会脱胎换骨,成为基础设施中的新物种呢——我认为完全有这个潜力。
快充,太阳能发电,储能电池,充换结合,各条技术路线的发展为这个站在电动汽车背后的“英雄”提供了无数种进化的可能。
超级充电站的运营
从运营角度来讲,充电站也是完全不同于加油站的高科技。*直观的两点:一是充电站的日常运营不需要工作人员,用户自己便可以完成;二是场地和形式异常灵活,既可以在高速服务区,也可以在大型商超停车场,甚至可以在自家小区,数量和形式也多种多样。
因此我们如今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完成包括查询、导航、充电、结算在内的整个充电过程,而在5G、车联网技术的助力下,这一过程在将来只会更加高效和智能。
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充电站的形式和位置五花八门。例如:在瑞典,麦当劳甚至直接将充电站建到了自己的店里。
还例如:我们可以看到大众、特斯拉、蔚来等都拿出了移动充电站的计划。跑到哪加到哪。
再例如:我们可以看到车企、充电运营商、客户都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,你甚至可以自己投资或者将自家的充电桩共享出去以获得收益。
更有甚者还提出了集变电站、充电站、数据中心站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能源综合体的概念,发电,储能,充电,信息收集,多项功能加身使其成为一项“泛电力物联网”的综合工程。
这种和停车位紧密结合的充电站将诞生出无数新的运营玩法。也将促使充电站更多的和其他功能融合,完成“跨界”。
在技术更新不再以“年代”而是以年甚至半年为记的今天,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配套设施的充电站也没有落伍,将来的它甚至有可能不再以车为主体,而是以电为主体。至于能够进化成什么形式,我们还不得而知。也许,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,每个人拥有一个私人充电站也将不再是梦。
当然,快只是*终的结果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快的过程则需要不断攻克各种难题。
当电压提升时,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发热量都会大幅上升,而电流的增加也会使充电线更粗,从而增加充电枪的重量。因此如何平衡充电功率提升与它的副作用成了重中之重。
现在,很多桩企都运用了液冷方案,在充电箱、连接器甚至线缆上加入液冷设施,防止温度过高。同时不断开发更轻便、可靠性更高的材料用于充电设备上。
而未来,更加智能的充电枪将可以自动寻找并吸附到车辆的充电口进行充电,免去了人们将充电枪搬来搬去的麻烦。
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也在进一步研发之中,当充电速率等问题解决后,无线充电技术将逐渐淘汰充电桩这一设备。
除了提高充电功率,车企们还想了其他方法来提高效率,例如特斯拉在发布第三代超充时曾推出过“在途电池预热”的功能,当驾驶员向车辆导航系统发出指令,寻找超级充电桩时,该系统会开始给电池加热,从而可让电池在充电之前达到*佳充电温度,该功能可将汽车充电时间减少25%。当然,这也需要车辆和充电站之间进行配合。
而利用太阳能、风能等为充电站补电也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向。例如:今年十月份,湖北武汉国家电网首家“光储充”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。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充电、储能设备,它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储能,再将电能提供给新能源汽车充电。这一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整体的能源结构,还能做到因地制宜,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充电方案。
此外,对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运用也有助于提高充电效率,例如预测电量波峰波谷,更合理地协调和分配车辆与充电设施等。
总的来讲,超级充电站的核心功能在于更快、更安全地完成汽车充电地过程,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正在逐渐多样化。
版权所有:郑州捷尔顺实业有限公司 | 营业执照公示 | 技术支持:三猫网络 备案号:豫ICP备14017315号-2